地下管廊编制专项规划;完善标准规范;划定建设区域;明确实施主体;确保质量安全等。
1、明确入廊要求。既有管线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。
2、实行有偿使用。入廊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建设成本,以及各入廊管线单独敷设和更新改造成本确定。日常维护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维修、更新等维护成本,以及管线占用地下综合管廊空间比例、对附属设施使用强度等因素合理确定。
3、加大政府投入。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。省级政府要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的统筹,城市政府要在年度预算和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地下综合管廊项目,并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。
4、完善融资支持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,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,开展特许经营权、收费权和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。
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。据统计,日本、台北、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(按人民币计算)分别是50万元/米、13万元/米和10万元/米,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的确要高出很多。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、每次的开挖成本、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,综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,还极大方便了电力、通信、燃气、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。此外,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。